彩色印刷中国史
近代彩色印刷技术,十九世纪后期始于德国,约在20年代初期,最先传入我国上海。20到30年代,上海先后有商务、中华、三一、精版等印刷厂,采用照相制版进行彩图印刷。但是大都规模很小,设备简陋,而且是手工操作。上海以外的其它地方则更加落后。
新中国成立后,在北京以及全国不少地方,都新建立了彩色印刷厂,数量、规模、技术、设备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。仅书刊印刷厂的胶印印刷能力,由1952年的39万令,发展到1980年的1363万令,增加近35倍。
北京的彩色印刷,除了几家专业的彩色印刷厂,如近代印刷公司、北京新华彩印厂、北京胶印厂、胶印二厂以及从日本引进的精美印刷厂外,综合性的印刷厂1201厂、外文印刷厂等的彩印力量也很雄厚。北京新华印刷厂的彩色胶印印刷,设备、技术都较好,质量也较高,经常承印一些难度较大,质量要求高的大型画册。如《中国》、《中国风光》、《故宫博物院藏画集》、《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工学博士藏画集》等等。很多画册在全国和北京市被评为优质产品,受到国内外专家的称赞。
上海的彩色印刷历史较久,技术力量也较为雄厚。以上海印刷一厂和美术印刷厂的规模较大,设备较先进,产品质量也较高。
上海印刷一厂,已有六十年的历史,原为国民党中央四厂,解放后又合并了几个小厂,现有1000多人,建立了以电子分色为主的制版工艺系统,以承印精细画册、明信片、年历、出口商标样本等高级彩印品为主。上海美术印刷厂的前身为创办于1909年的徐胜记印刷厂和创办于1928年的三一印刷厂。过去这两个厂都因印品质量优良而闻名。解放后,这两个厂合并,不仅生产扩大了,而且印刷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。他们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,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,印刷的国画和古画的水平不断提高。他们利用胶印和凹印配套印刷,印刷物墨色厚实,层次丰富,彩色逼真,受到国内外欢迎。
天津人民印刷厂,是一个拥有1500人的胶印专业厂。这个厂进口了几台分色机、四长、双色、单色胶印机,产品质量比较稳定,印刷了大量的彩色月历、裱画、年画、出口商标等。
上海的中华印刷厂胶印车间、辽宁美术印刷厂、广东美术印刷厂以及一些地方印刷厂的胶印车间,都有一定的彩印力量。现在遍布全国的彩色胶印网已经初步形成。
我国胶印制版工艺,解放前主要采用日本和英、美的工艺方法。解放后,彩色图像制版工艺,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,从手工修版到照相蒙版,从间接加网到直接加网,从六色制版到四色制版,从照相制版到电子分色制版。三十多年的每一个变化,都是我国彩色制版工艺在走向世界水平的路上,留下的一个又一个脚印,是我国制版工人和科研技术人员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。
1954年,北京和上海,都对蒙版法进行了探索,而且得到了应用。经过不断的改进,不仅提高了效率,而且保护了原稿层次,纠正了反差,利用蒙版和三翻阴图版工艺印出的几本画册,声誉很高,受到中外好评,从而使我国制版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1974年使用的直接加网工艺,是我国彩色图像制版工艺又一次较大的改革,质量和效率又有了新的提高。这种制版方法的优点是图像轮廓实在,层次丰富,清晰度高,点形细黑,有利于晒版。
我国自从采用照相制版工艺以来,习惯用黄、红、蓝、黑、浅红和浅蓝六色制版印刷,造成印刷周期长,材料费,成本高。1979年上海美术和中华印刷厂,利用四色印刷出大型画册《体育之春》,被评为优质品,受到印刷界的重视,这项技术很快便得到应用和推广。
电子分色机的引进和使用,是我国彩色制版的一次质变。从1973年以来,我国不少印刷厂先后引进了各种型号的电子分色机几十台,同时我国也试制成功,性能已接近外国的同类机器的水平。
使用电子分色机制版,可以减少许多工序,不仅效率大大提高。而且能逼真的再现原稿层次色调,使图象清晰,层次丰富,校色正确。当前,我国不少地区的印刷厂,都能利用电子分色机制版印制大型画册和月历,有的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,享誉国内外。
我国胶印印刷机现在正在从单色低速向多色高速过渡。解放初期,我国胶印印刷机,主要是单色手续印刷机,设备陈旧,效率低,质量差。五十年代初期,个别印刷厂进口了一些单色和多色胶印机。50年代中期,我国开始生产胶印机。但都是手工续纸的落后设备,效率低。从1964年开始,我国生产对开和全张自动胶印机,机器的精密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,每小时可印八千张。我国生产的低台收纸对开胶印机,每小时能印一万张,而且印刷质量较高,运转平稳,输纸可靠,套印准确,还具有程序控制功能。现在我国已能生产双面双色和双面单色卷筒纸轮转胶印机,效率高,质量好,操作方便,双面双色,每小时印二万五千张。现在我国生产的胶印机,已经达到了加工精度高,灵敏度强,能够保证印刷质量。不仅墓本满足国内需要,而且还能出口。
尽管我国胶印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,但比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,胶印机和胶印的其它设备仍有很大的差距。今后我们除引进一些先进的样机以外,还要大力发展和提高我国胶印设备的制造技术,以满足彩色印刷的需要。
新中国成立后,在北京以及全国不少地方,都新建立了彩色印刷厂,数量、规模、技术、设备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。仅书刊印刷厂的胶印印刷能力,由1952年的39万令,发展到1980年的1363万令,增加近35倍。
北京的彩色印刷,除了几家专业的彩色印刷厂,如近代印刷公司、北京新华彩印厂、北京胶印厂、胶印二厂以及从日本引进的精美印刷厂外,综合性的印刷厂1201厂、外文印刷厂等的彩印力量也很雄厚。北京新华印刷厂的彩色胶印印刷,设备、技术都较好,质量也较高,经常承印一些难度较大,质量要求高的大型画册。如《中国》、《中国风光》、《故宫博物院藏画集》、《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工学博士藏画集》等等。很多画册在全国和北京市被评为优质产品,受到国内外专家的称赞。
上海的彩色印刷历史较久,技术力量也较为雄厚。以上海印刷一厂和美术印刷厂的规模较大,设备较先进,产品质量也较高。
上海印刷一厂,已有六十年的历史,原为国民党中央四厂,解放后又合并了几个小厂,现有1000多人,建立了以电子分色为主的制版工艺系统,以承印精细画册、明信片、年历、出口商标样本等高级彩印品为主。上海美术印刷厂的前身为创办于1909年的徐胜记印刷厂和创办于1928年的三一印刷厂。过去这两个厂都因印品质量优良而闻名。解放后,这两个厂合并,不仅生产扩大了,而且印刷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。他们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,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,印刷的国画和古画的水平不断提高。他们利用胶印和凹印配套印刷,印刷物墨色厚实,层次丰富,彩色逼真,受到国内外欢迎。
天津人民印刷厂,是一个拥有1500人的胶印专业厂。这个厂进口了几台分色机、四长、双色、单色胶印机,产品质量比较稳定,印刷了大量的彩色月历、裱画、年画、出口商标等。
上海的中华印刷厂胶印车间、辽宁美术印刷厂、广东美术印刷厂以及一些地方印刷厂的胶印车间,都有一定的彩印力量。现在遍布全国的彩色胶印网已经初步形成。
我国胶印制版工艺,解放前主要采用日本和英、美的工艺方法。解放后,彩色图像制版工艺,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,从手工修版到照相蒙版,从间接加网到直接加网,从六色制版到四色制版,从照相制版到电子分色制版。三十多年的每一个变化,都是我国彩色制版工艺在走向世界水平的路上,留下的一个又一个脚印,是我国制版工人和科研技术人员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。
1954年,北京和上海,都对蒙版法进行了探索,而且得到了应用。经过不断的改进,不仅提高了效率,而且保护了原稿层次,纠正了反差,利用蒙版和三翻阴图版工艺印出的几本画册,声誉很高,受到中外好评,从而使我国制版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1974年使用的直接加网工艺,是我国彩色图像制版工艺又一次较大的改革,质量和效率又有了新的提高。这种制版方法的优点是图像轮廓实在,层次丰富,清晰度高,点形细黑,有利于晒版。
我国自从采用照相制版工艺以来,习惯用黄、红、蓝、黑、浅红和浅蓝六色制版印刷,造成印刷周期长,材料费,成本高。1979年上海美术和中华印刷厂,利用四色印刷出大型画册《体育之春》,被评为优质品,受到印刷界的重视,这项技术很快便得到应用和推广。
电子分色机的引进和使用,是我国彩色制版的一次质变。从1973年以来,我国不少印刷厂先后引进了各种型号的电子分色机几十台,同时我国也试制成功,性能已接近外国的同类机器的水平。
使用电子分色机制版,可以减少许多工序,不仅效率大大提高。而且能逼真的再现原稿层次色调,使图象清晰,层次丰富,校色正确。当前,我国不少地区的印刷厂,都能利用电子分色机制版印制大型画册和月历,有的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,享誉国内外。
我国胶印印刷机现在正在从单色低速向多色高速过渡。解放初期,我国胶印印刷机,主要是单色手续印刷机,设备陈旧,效率低,质量差。五十年代初期,个别印刷厂进口了一些单色和多色胶印机。50年代中期,我国开始生产胶印机。但都是手工续纸的落后设备,效率低。从1964年开始,我国生产对开和全张自动胶印机,机器的精密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,每小时可印八千张。我国生产的低台收纸对开胶印机,每小时能印一万张,而且印刷质量较高,运转平稳,输纸可靠,套印准确,还具有程序控制功能。现在我国已能生产双面双色和双面单色卷筒纸轮转胶印机,效率高,质量好,操作方便,双面双色,每小时印二万五千张。现在我国生产的胶印机,已经达到了加工精度高,灵敏度强,能够保证印刷质量。不仅墓本满足国内需要,而且还能出口。
尽管我国胶印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,但比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,胶印机和胶印的其它设备仍有很大的差距。今后我们除引进一些先进的样机以外,还要大力发展和提高我国胶印设备的制造技术,以满足彩色印刷的需要。
下一篇: 网印要注意印刷环节中的细节
上一篇:简单认识印刷和印刷机
此文关键字: